澳门金沙娱乐城

“砥砺初心,爱我中华”福建省宗教界百年红色故事之十一 
| 连江龙门道观:血与火的洗礼​
来源:澳门金沙娱乐城 时间:2021-05-24 17:37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百年历程中,福建省宗教界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涌现出许多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的事迹。澳门金沙娱乐官网以“砥砺初心,爱我中华”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征集了福建宗教界百年红色故事。今天,为您带来第十一篇:《 连江龙门道观:血与火的洗礼》。

  

 

连江龙门道观:血与火的洗礼

 

  龙门道观原名“龙门山道堂”,位于连江县东湖镇洋门村座洋山山腰平缓地带,背靠高岫,左右山峦环抱。

 

  

 

  1932年6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秘密到连江巡视。他站在龙门山道堂前面,看到座洋山周围海拔均为五六百米的山峰且蜿蜒数十里,地势非常险要,是发展革命武装打游击、建立红色根据地的好地方,遂指示杨而菖利用好洋门座洋山这块宝地,尽快把革命武装建立起来。

   

  杨而菖等人在官坂合山村升起“中国工农红军闽中游击第一支队”(后来又称闽东工农游击第十三支队)的旗帜。有了革命武装作后盾,洋门很快成为革命根据地。龙门山道堂吴福春的儿子吴伙水等青壮年踊跃加入洋门红军游击队或赤卫队,有的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的骨干。

   

  1933年11月,中共连江县委利用十九路军发动“闽变”之机,在全县发动武装总暴动。洋门也趁势成立村苏维埃政府,成为闽东革命根据地之一。座洋山中活跃着一支红军游击队,就驻扎在“龙门山道堂”。

  1934年8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连罗,与尾追而至的国民党军第八十七师展开激战。吴伙水在“龙门山道堂”亲自上阵,抢治伤员,从8月11到13日,苦战三天三夜,并协助沿线一站接一站,克服了巨大困难,把500多名先遣队伤病员安全转移到厦宫红军医院治疗。

   

  1934年9月26日,时任中共闽东特委组织部长的叶飞亲临连江,秘密取道洋门,在洋门座洋山“龙门山道堂”召开调查会,遭敌特盯梢,与敌遭遇,警卫员失散。中共连江县委派数名会拳术的党员将尾追的国民党特务打入沟壑,借助座洋山有利地形,躲过特务跟踪。

  1934年10月3日,连江县委决定抽调洋门等留下的17队地方武装集中于官坂,整编成立“闽东红军连江独立营”。洋门村留下的游击队以“龙门山道堂”为歇脚地,投入艰巨的反围剿战斗,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正规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至1935年2月,终因敌众我寡,被敌人分割包围堵截而失败,洋门等革命苏区全部陷落。“龙门山道堂”被纵火焚烧,苏区干部、群众惨遭血腥镇压。

  1941年到1945年,洋门村两次沦陷。驻扎在祠台乡的日寇对洋门等村庄不断骚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洋门等山面区的中共地下党组织趁势在当地成立了抗日游击队。日军驻连最高指挥官原田亲自带领日军主力部队“讨伐”。洋门等山面区的游击队集结在座洋山龟石洞一带,以“龙门山道堂”为据点,与日伪军顽强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洋门村的群众把这个山洞称为“抗日英雄洞”。直到如今,抗日英雄洞旁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还鲜艳地保存着。

  解放战争时期,座洋山遭国民党军警多次清剿,回峰亭被反动派焚毁,连地基石块也被抛下山崖,然而革命者的斗志决不动摇。为积极响应中共闽江工委的号召,革命人士在洋门座洋山建立秘密农会,“龙门山道堂”吴福春的孙子吴才法(财法)和林得贺、李依木等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反高利贷斗争,并培养一批积极分子,发展党员。驻扎在洋门座洋山“龙门山道堂”残址的李甦游击队,由于提供的情报准确及时,受到31军《前线战报》的表扬。

   

  当年“龙门山道堂”清溪畔一棵村龄几百年的古榕树和红军会堂、红军广场以及至今留下的旧厝地和残墙,不仅是血与火的丰碑,而且也是红色政权诞生的永恒物证。

(作者:陈一新;图片来源:连江县道教协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12bet官方网站 太阳城娱乐 在线博彩平台